close
這個說法完全是錯誤的,即使不知道細菌的存在,古人也很容易意識到自己的飲水可能有衛生問題:他們取水的水源可能是渾濁的,或聞上去有異味的,水裡的藻類和蟲子也往往是肉眼可見的,即使這些情況都不存在,也很可能喝起來感覺不對勁。
因此,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,古人都並非毫無顧忌地飲下生水,他們會尋找清澈的水源,如果附近的水源都不盡人意,他們也掌握瞭多種處理手段來潔凈飲用水。把水煮沸後再喝便是其中一種,在西方醫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希波克拉底就提到過它,他還專門發明瞭一種稱為“希波克拉底套筒”的佈袋,好把熬煮過的雨水再過濾一遍。
到中世紀,人們通常用希波克拉底套筒來過濾別的飲品
不過在今天的西方,關於這個問題台灣註冊商標流行的是另一個層面的迷思:古代西方人意識到瞭“喝水會生病”,所以他們幹脆就不喝水瞭,他們隻喝酒。
沒人能說清楚這個迷思是怎麼來的,盡管古代文獻記錄的“喝”基本都是指喝酒,但這絲毫不值得奇怪。
喝酒通常是美好的享受,加上酒可以帶來銷售收入與稅收,人們記錄酒的動力本來就遠大於記錄水。對中國古詩詞稍有瞭解的人總能背上幾句歌頌美酒的名句,寫喝水則不然,但並沒有誰因此就認為古代中國人是隻喝酒的。
要駁斥這個迷思並不難,喝水的記錄雖少,但還是存在的。一方面,醫學傢始終不厭其煩地討論著飲水的問題,如7世紀的拜占庭醫生艾伊娜島的保羅就認為喝水對於養生是最重要的;
13 世紀的醫生阿納爾德斯·德·維拉·諾瓦也提出,需要解渴時喝水比喝酒更好,不過他建議用脖子細長的容器喝,以免一口氣喝太多水;
14 世紀的意大利醫生馬伊台中商標註冊類別諾·德·馬伊內裡把水和酒並列稱為“天然的飲料”,與他同時期的利·埃格則認為水是比酒更值得選擇的飲品。
需要指出的是,那時候確實有很多醫學傢覺得酒比水更有營養,拿酒代替水於健康有益,前述的阿納爾德斯和馬伊諾就都有此觀點。甚至 15 世紀還有一位意大利作傢告誡孕婦說,喝冷水對胎兒不利,會導致生女兒,最好是保持喝酒。但這些人都沒有提出過喝水會生病的說法。
另一方面,古代的西方城市上瞭一定規模,喝水就成瞭執政者需要解決的問題。13 世紀時,英國倫敦便使用鉛管系統從城墻外引水供給市民。15 世紀的建築師萊昂·巴蒂斯塔·阿爾伯蒂在其著作裡提到瞭城市供水問題,並專門提出,如果遇到火災一類事故破壞瞭供水系統,那麼保證飲用水的供應是最優先的。
文藝復興意大利建築師萊昂·巴蒂斯塔·阿爾伯蒂(1404-1472)
當然,這些能留下喝水記錄的人群隻能算少數,在當時也屬於中上等階層。下層社會的情況又如何呢?直接的記載非常少,10 世紀一則撒克遜語談話錄中提到瞭一個年輕人的回答:“有酒就喝酒,沒酒就喝水。”
他的回答代表性如何呢?我們可以從中世紀莊園留下的幫工飲食記錄來推測個大概,以諾福克郡一個莊園的收割季開支為例,12申請註冊商標台中56 年,每個工人每天喝 1.6 升的啤酒,到 1424 年,每人每天要喝 3.6 升,翻瞭一番都不止。
不到 200 年時間裡,這恐怕不是工人體質出現瞭什麼大的變化,而是他們的工價提升瞭,原本以喝水來補足的水分攝入量(在 1256 年,還有相當一部分水分是來自喝牛奶),現在全改成他們更愛喝的啤酒瞭。
《格裡馬尼每日祈禱書》中反映中世紀農耕場景的插畫
但這僅僅是農場工人在收割季高強度工作時的待遇,若是在農閑季節,若不是作為主要勞動力的壯男,下層人群恐怕仍然是常常需要喝水的。如果他們認為取水的水源不夠讓人滿意,需要人工潔凈處理,把水燒開瞭喝是最容易想到的選項之一。
本文來源:大象公會 作者:兔透射
責任編輯:安梁_NN2061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